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通知公告
    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简报第6期
    发布者:黄璐瑶、徐朦婷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  日期:2023-08-17 18:01:44

    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简报

    第6期

    举办专业剖析与人才培养方案审定会。根据工作安排,8月9日-8月10日,学校分4个专场在济南举办专业剖析与人才培养方案审定会。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狄留庆、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刘存志、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张志国、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林敏、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刘新泳,担任审定会外聘专家出席部分专场。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文姮、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郭栋、实验管理处处长齐冬梅、资产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康怀兴、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主任李丽,以及学校审核评估自评报告一级指标牵头单位负责人,担任校内专家出席部分专场。副校长王琳出席审定会并讲话。

    王琳指出,专业剖析是对专业进行的深入研究与系统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专业内涵的全面理解,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系统考查,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她强调应坚持以“五个度”为主线,用丰富的材料、准确的数据阐明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一是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二是教师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三是培养方案与培养过程的达成度;四是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五是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要深入查找问题,准确表述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明确今后的建设思路、目标和措施。

    会上,来自11个学院的30个本科专业负责人,围绕专业发展沿革情况、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培养过程与课程体系、教学建设与改革、产学研促教学、学生就业与发展、专业建设持续改进等8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专家组听取专业剖析汇报、审阅人才培养方案后,就专业建设情况进行逐一点评。针对我校优势学科专业高质量、持续发展问题,部分专业学科支撑相近、师资队伍重叠,个别专业就业面向局限等问题,以及教学资源配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就业质量等各环节提出系列建议。部分专业汇报反馈结果如下:

    中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结构合理,目标明确、措施扎实,办学条件优秀,建议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多元发展的研究。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全科医学)、中医学(5+3)、一体化(儿科)专业培养目标区分度、特色以及支撑专业建设的课程特色不够明显;中医临床课程建设要加强,该模块尚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要完善,生师比要合理。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建议站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西医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关注中、西医的主体为谁,“中+西”还是“西+中”。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要加强。

    药物制剂专业:“四新”课程应突出交叉融合;培养过程中,中药特色明显,而服务药剂的新材料、新辅料、新技术、新方法的课程及研究成果转化及培养工作尚需加强;学科与专业没有区别,专业要突出有组织性,即定位清晰、特色清晰、措施有效,形成一个整体,比如教师队伍建设不能简单是传帮带。人才队伍建设中,加强省级以上的人才引育;专业特点上,突出中医药制剂的课程设置。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基于专业办学定位的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植物学、农学、种质资源及品质解析的课程设置;“四新”课程交叉前沿创新不足;办学资源很多源于中药学专业,专业相关的优质资源建设及内涵要提升;毕业就业需进一步关注;作为优势专业、学科要着力提高影响力,要走出去,多展示,扩大在高校、企业等层面的影响力。师资队伍建设中,加大对高水平师资、高层次人才的引育,突出栽培与鉴定的科研与教学,加强与生物学、农学的交叉融合。特色优势需进一步凝练,特色不明显。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专业办学定位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注重与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区分度;开发能力培养方向的课程开设的较少;“四新”课程不新,关注毕业生就业质量。培养过程的优势建议再总结,应将专业建设在田间地头;基层教学组织要充分体现与行业的结合,也是与专业定位吻合;师资队伍建设中,一方面加强人才的引育,加强中药的开发、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建议培育行业、企业教师,密切与行业的联系。

    药学专业:“四新”课程要更新,特别是关注药物发现、评价以及药学服务方向的课程,关注交叉融合创新课程建设,体现办学特色;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采取有效教育教学措施、实施过程;学科建设是保障、是基础,要清晰学科的作用,从科教融合的角度,介绍学科成绩、研究方向。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省级以上人才引育,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中药新药的开发。

    制药工程专业:专业课设置包括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工程,国家标准主要涉及化学制药相关课程,注重处理好国家标准与特色培养的关系;“四新”课程要关注制药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课程的设置;毕业生去向,要关注就业对口率情况。特色不突出,师资队伍要突出与企业的联系,专业办学理念应该形成,并围绕落实。专业工程特色要在课程设置、教改、实践中更加突出;产学研与成果转化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建议重视中医骨伤科学未来发展的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出口;建议要对特色做重点介绍,未有体现;核心要求、关键信息要注重一致性;强化中医基础能力培养上的骨伤科的特色培养,一流课程建设要加强。

    临床医学专业:生师比问题,附属医院建设问题;临床课程建设与教学能力的问题;中医药高校特色培养问题,目前迫切解决合格培养的问题;临床医学要向西医院校对标,不能太讲特色,先做实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要对中医学等专业发挥促进作用,比如西医课程整合,比如中医学专业中,西医基础临床课程的内容整合;进一步加大师资培育。学生就业率较低,师资力量较弱,临床医学(济宁、聊城)实习基地较少,规格较低。

    眼视光学专业:提高“四新”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有用,适用于其他专业,提高选修课程的专业匹配度。构建进阶式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方案需进一步完善,本校培养特色优势要重视;重视交叉课程、智能医学。

    眼视光医学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特色优势需进一步凝练(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认证情况、毕业生的质量情况,注重新医科,特别是智能医学课程。整合中医眼科学等课程,形成特色模板,突出特色,也便于使用。加强“四新”课程的针对性建设,不泛化,比如光学的发展。

    中医康复学专业:中医康复学与康复治疗学的区别,应进一步加强分析,中医康复不一定与治疗是对应关系。要加强中医康复的内涵研究,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康复,还是中医+康复治疗?中医学+康复医学的融合创新课程及教材建设可进一步加强,要系统梳理、形成成果。关注医学学士学位与康复治疗授予的医技类的培养差别,要体现在课程建设中,学科建设要加强。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较偏少,突出中医药的特色,突出听语专业的办学优势与特色。专业培养目标较明确。师资队伍架构需进一步优化。需关注该专业的社会需求、毕业生出口;专业学分设置过高,课程设置和布局需进一步优化。

    运动康复专业:师资队伍架构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需优化完善。

    康复物理治疗专业:专业定位明确,但就业面向过窄,毕业生去向和发展情况需要关注。专业学分设置过高,课程布局和设置需要进一步优化。

    康复作业治疗专业: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学分设置过高,课程设置和布局进一步优化。

    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发展性。中医药相关课程开设应进一步研究。对标国际,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未体现。加强就业分析,找准低就业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加强,国际化能力的培养;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培养,就业的问题。

    针灸推拿学专业:应关注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方药能力不强的问题,强化针药结合和科研转化教学方面的发展。优化课程体系,提升中医药基础的能力。关注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

    护理学专业:加强“四新”课程的研究,提高针对性,也反映了专业定位贯彻的不彻底,要系统的梳理。关注基础护理+专业护理能力的培养问题。设置辅修课程模块方式很值得推广,但应加强学业的指导。护理科研转化与教学提升课程高阶性方面要加强,国际化培养模式值得探索。师资学历结构有待提高,中医护理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改革与成果推广有待加强。师资学历结构有待提高;中医护理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改革与成果推广有待加强。

    英语专业:学科建设成效支撑专业建设的问题;学位点建设支撑本科专业学位培养问题;毕业生就业情况,特别是服务学科及专业特色培养方面的人才培养成效情况。专业定位落实不彻底,应在中医药理论知识等方面增加培养力度,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研究,要符合专业性。教师人才队伍方面,加强博士和人才的引育,加强教学成果转化和基地的建设,实践中加强临床环节,中医诊断中的英语应用。

    应用心理学专业:如何突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中医药特色?应用心理学如何区分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专业特色与院校特色体现不显著,课程体系设置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有待强化,实践教学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突出与同类专业比较优势,师资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目前专职教师偏少)。课程设置需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方案需进一步优化。

    中医养生学专业:技能目标中的英语听说能力应与其他专业保持一致。中医养生的内涵应该进一步研究,要有学校自己的理解;特色培养需进一步加强,加强二级学科建设,更有效的支撑专业建设,关注未来岗位能力需求。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中医药膳学营养学》课程名称是否规范?师资队伍高级职称占比较少,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教改成果如何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契合?人才培养目标有特色,但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性和连贯性需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课程布局的规范性需要进一步优化。

    社会体育与指导专业:师资队伍应区分专兼职教师各自的人数与学缘结构。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权威的高水平的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专业特色优势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

    召开自评报告撰写交流座谈会。8月10日下午,专业剖析会结束后,学校召开了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撰写交流座谈会。负责审核评估一级指标的各工作组组长及联络员参加座谈会,并就自评报告撰写工作的进度、遇到的问题进行协商、交流,并商定按照审核评估工作进程,于8月14日提交初稿。

    上一篇: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简报第7期

    下一篇: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简报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