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五个结合”构建全链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山东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中医学“整体观念”为指导,强调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协调统一,聚力“五个结合”,构建全链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加大综合支撑力度。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危机干预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学校制定制度文件,明确心理普查与约谈、心理档案存放、心理咨询等责任制度,确保各个环节规范化管理。二是配齐建强骨干队伍。学校统筹资源,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加大心理学专业辅导员在辅导员队伍中的占比,对辅导员每年至少开展2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三是落实场地和经费保障。学校设立心理工作专项经费,逐年增加预算,逐步改善软硬件条件。学校有心理接待与测量室1间,个体心理咨询室3间,沙盘室1间,团体辅导室1间,素质拓展室1间,宣泄室1间,案例督导室1间。
课程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着力实现一个目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实现“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总目标。面向本科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面向研究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坚持“五育并举”,严抓理想信念和国防教育,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落实跑早操制度,积极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全方位促进学生心身素质提升。
线上宣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全力打通二个渠道。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实践两个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人人是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借助“三微一端”网络平台优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找准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点,在新生入学、实习、毕业、疫情期间及秋冬心理问题高发季节等重要关口,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及时疏导学生压力,给予正确引导。
危机预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构建三重防护模式。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坚持“治未病”原则,构建预防性干预——心理普查、引导性干预——心理咨询和维护性干预——重点关注学生月报制度三重防护模式。健全筛查预警机制,扎实推进新生心理普查和春季学期的全员心理普查工作,注重对测评结果的科学分析和合理应用,推动建立“一生一册”的心理健康档案,分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在学生中大力推广心理咨询,不断提升心理咨询水平,定期开展人际关系、情绪调节、压力宣泄等主题的团体辅导,暑期、寒假开通线上心理咨询,确保假期服务不断线。实行重点关注学生月报制度,对有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的学生建立工作台账,每月追踪,加大关注力度,强化日常预警防控。
朋辈帮扶与家校社共育相结合,凝聚四方力量。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基层力量,构建家校协同干预机制,寻求专业机构支持协作,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健全完善四级预警网络,加强对心理辅导员、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基层力量的作用。利用线上家长会、家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助其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学校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心理危机转介便捷通道,有效解决学生就诊难的问题;定期邀请专家到学校宣讲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帮助学生提前预防、及时识别、有效治疗心理疾病。
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1/11/25/art_11972_1029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