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还能奈我何” 大学生还贷记录影响一生
2006年从沈阳某大学毕业,在著名企业工作的小张,一天被叫进老板办公室,老板希望他能够出具一份《个人信用报告》;下午,他去办理购房按揭,按揭银行对他提出了同样的要求。第二天小张带着他的《个人信用报告》来到单位,老板看了上面的记录后,脸色阴沉。不久,他在单位的销售经理的职位被取消。而银行在看了他的记录后,更是二话不说,就把他贷款按揭的请求拒之门外。这一切,都是由于在他的信用报告上,明确地指出了他大学期间,曾经申请助学贷款,毕业后却逾期不还的记录。
以上的这个例子,并不是凭空想象。不良信用的记录,将对今后的个人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从今年12月15日起,辽宁省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将记入大学生征信档案。据了解,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个人征信系统)是全国统一性的大学生信用系统,为全国每名大学生建立信用档案,如实记录大学生开立银行结算账户、信用卡、借用和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以及其他类贷款的信息。由人民银行统一建立,各银行之间可以联网看到该学生的信用状况,在以后的信贷过程中各银行会制定不同的措施对未还贷学生进行惩治。
“诚信还贷,成就明天”,许多刚跨进大学校门的贫困学生都曾在这样的横幅上真诚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但大学生助学贷款运行6年来,大学生毕业后的还款率不甚理想。目前,大学生毕业后不按时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个别地方违约率达30%左右。据了解,2007年7月,将有19万名大学毕业生从辽宁省的各类高等院校毕业,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助学贷款的形式来完成学业的。按照有关规定,在毕业离校前,这些曾向银行借贷过助学金的大学生必须与所借贷的银行进行还款确认,将毕业去向及还款的具体计划与银行达成协议。
据辽宁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辽宁省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还款确认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大多数学生与贷款银行取得了联系,但仍有少数学生还未进行还款确认。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这批学生如果在毕业前仍未与银行进行还款确认,将可能成为本省第一批助学贷款个人信用不良名单的上榜者。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而设立的。然而作为受益主体的部分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还款,连日来,记者直接间接采访了高校的一些学生,从借与还两方面了解他们的心态。
经济困难不得不贷
一些获得贷款的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大学学费甚至是生活费的学生曾表示,助学贷款政策,仿佛是暗夜里的一道亮光给了他们希望。
张军是沈城某高校大三学生,来自阜新农村。他家里兄妹有3人。哥哥在村里务农,已经结婚,妹妹尚在读高中。父母共种了6亩多地,多是粮食作物,每年的家庭收入约在3000多元,扣除各种费用,剩余约1600元。而张军每年的学费就达6000多元。张军第一年的学费是父亲厚着脸皮借来的,从第二年开始,他就说服家里,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他说:“要不是有国家助学贷款,我确实没法上学。”
独立生活选择贷款
也有些学生生活并不十分困难,但还是选择了贷款。辽宁大学数学系的一位男生说:“家里也并不是供不起我上学,只是觉得自己大了,应该靠自己的本事来养活自己,我坚信自己有这个能力。”上学期间,他在做家教的同时还给两家网络公司打工,忙碌的生活并没有影响学业。还有一些学生则是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而选择了贷款。
不还贷的原因在哪里?参加过学生贷款“追偿”工作的朱老师认为,目前,未能及时还贷的学生有几类:一是故意拖欠者,这是极个别的;二是无力还贷,他们的情况比较复杂;三是忘了及时还贷,这类学生的违约行为是可以纠正的。
信用为重还贷理所当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学生认为还款与否首先关系到个人信用问题,如果不偿还贷款,就等于失去了信用,将来也就无法在这个个人信用日趋重要的社会立足。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是给予他们的一种帮助,偿还贷款是理所当然的,无故不还的行为是可耻的。